农业部发布《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(2016-2020年)》

发布时间:2016年04月21日       来源: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      阅读:51次

     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讯 近日,农业部印发了《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(2016-2020年)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生猪生产发展规划,也是“十三五”期间生猪生产发展的指导性文件。


  《规划》确定了“十三五”期间生猪生产发展目标:生产目标包括,生产保持稳定略增,猪肉保持基本自给;规模比重稳步提高,规模场户成为生猪养殖主体;规模企业屠宰量占比不断提升。效率目标包括,生猪出栏率、母猪生产效率、劳动生产率(人均饲养育肥猪数)持续提高,产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。生态目标包括,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,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。


  《规划》提出了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八项重点任务。


  一是建设现代生猪种业。深入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,提升生猪种业自主创新能力,培育“华系”杜长大种猪品牌。


  二是提升饲料兽药产业发展。加快发展酶制剂等新型饲料添加剂,推广精准配方技术,提高饲料利用效率。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兽药产品的研发能力,加强兽药检验机构检测能力建设。


  三是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。坚持良种良法配套、设施工艺结合、增产增效并重、生产生态协调,发展适度规模养殖、生态养殖、清洁养殖。


  四是推动废弃物综合利用。调整优化区域布局,做大做强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,促进生猪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。


  五是加强生猪屠宰管理。以集中屠宰、品牌经营、冷链流通、冷鲜上市为主攻方向,提高生猪屠宰现代化水平。


  六是构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。坚持产管结合、源头控制,加快建立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可追溯体系,构建从养殖到屠宰全链条信息化管理体系。


  七是推进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。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,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实施“互联网+生猪”发展战略,形成多形式、多层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。


  八是强化生猪疫病防控。加强养殖场综合防疫管理,切实落实免疫、监测、检疫监管、无害化处理等各项防控措施,加强种猪场疫病净化。


  据了解,近年来,随着农户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,种植养殖经营主体逐渐分离,传统种养结合的模式被打破,养殖污染问题成为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。


  有专家表示,在此背景下,生猪生产需要在补短板上下功夫,统筹生猪生产和环境保护,在生产发展中同时解决生猪养殖污染问题。


  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表示,针对养殖污染问题问题,《规划》提出如下几点应对措施:


  一是优化区域布局。以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,将全国划分为重点发展区、约束发展区、潜力增长区和适度发展区4个区域,其中,把京津沪地区和南方水网地区11个省市划入约束发展区,明确提出保持总量稳定,调整优化区域布局,实现合理承载,推动绿色发展。


  二是深化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。在推行生猪标准化养殖的基础上,创建内容更加突出粪便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。2016年计划在南方水网地区创建100个国家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。


  三是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。以生猪大县为重点,通过对工作机制、责任落实、发展模式、发展规划、政策体系和技术支撑等六个方面进行考核,整县推进粪便综合利用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,促进生猪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。


  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。推动完善有机肥生产、使用补贴政策,落实畜牧业发展扶持资金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试点项目,支持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。


  五是完善种养循环机制。总结推广经济适用粪便综合利用模式,积极探索PPP(政企合作模式)运行机制,打通粪便还田利用通道,促进有机肥就地就近综合利用。


  有分析称,《规划》的出台,将加快推进生猪生产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,逐步熨平“猪周期”,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有序发展,对生猪生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意义。(编辑:谢海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