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当地旅游 > 旅游详情

不必去白洋淀赏芦花,桂阳文化园也有芦苇

来源:视界桂阳
发表时间:2019年08月28日
景区介绍

关于芦苇,桂阳人的认知大多与孙犁的小说《白洋淀纪事》有关,因为从小学到中学(中师),会读到《荷花淀》、《采蒲台的苇》等经典名篇。我自小生活在陕西的黄河岸边,对芦苇真的是再熟悉不过了。回到家乡桂阳,我一直在找寻芦苇的踪迹,居然找到了几处。如四里镇的长冲(梅家),荷叶镇的谭家湾,樟市镇的舍人渡,最近我在文化园散步时居然也发现了它。下面请跟随我的镜头去看看吧。 芦苇是一种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,生长在灌溉沟渠旁、河堤沼泽地等,世界各地均有生长,桂阳并不多见。 在舂陵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舍人渡,有心之人才会偶遇芦苇,不是遇不到它,而是不认识它。原来,桂阳人吃冬茅老鼠吃花了眼,只认得冬茅草,而忽略其它。这也怪不得桂阳人,因为芦苇和冬茅外形比较相似。古人指鹿为马,今人芦、茅不分,大可原谅。 桂阳文化园植被类型丰富,植物种类繁多,在这块面积两千多亩的园区内,汇集了丘陵、湿地、沙滩等生态景观,遍植林木花草,营造接近自然原貌的生态系统,人们徜徉在文化园,不仅可以领略桂阳千年文化,而且还可以提升科学素养。 如果你带着十万个为什么重走一趟文化园,也许移步换景的同时,就是给大脑增加一次充电的机会。所以,游文化园,既要活动筋骨迈开腿,更要武装头脑多思考,这样收获才会更多。 文化园里的芦苇散落在水边岸线,虽然多处可见,但没有形成大面积的湿地景观。无法判断是原生物种,还是后来移植。 芦苇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。它的叶、叶鞘、茎、根状茎和不定根都具有通气组织,所以它在净化污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。 有一些芦苇已经洗脚上岸,故意跑到游园小道招徕游客,水中芦苇变成旱地一景,给我的惊喜是惊喜之外更有惊喜。 文化园中出现芦苇绝对是好事情,它百益而不一害。因为桂阳早已发现多处野生芦苇群落,千百年来一直生长在较小的区域,没有扩散,如今文化园种植芦苇,不会造成引进外来物种带来的那种生态灾难。 当然,游文化园,赏芦苇,会吟哦几首与芦苇有关的诗文还是很不错的。桂阳诗人很多,作家也不少,但是对芦苇很陌生,提不起他们创作的欲望,所以吟哦芦苇,须借外力。我这里推荐一二。 浅水之中潮湿地,婀娜芦苇一丛丛;迎风摇曳多姿态,质朴无华野趣浓" 网络诗人余亚飞《咏芦苇》 我到了白洋淀,第一个印象是,水养活了苇草,人们依靠苇生活。这里到处是苇,人和苇结合的是那么紧。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,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。 孙犁《白洋淀纪事-采蒲台的苇》